明史紀事本末卷之二十四 河漕轉運

成祖永樂元年三月,瀋陽中屯衛軍士唐順言:「衛河之原,出衛輝府輝縣西北八里太行蘇門山下。其流自縣城北經衛輝城下,入大名濬縣界,迤抵直沽入海。南距黃河陸路五十餘里。若開衛河,距黃河百步置倉廒,受南京所運糧餉,轉致衛河交運,則公私交便也。」上命廷臣議,俟民力稍甦行之。

四年秋七月,命平江伯陳瑄兼督江、淮、河、衛轉運。洪武中,航海侯張赫、舳艫侯朱壽俱以海運功封,歲運糧七十萬石,止給遼左一方。永樂初,北京軍儲不足,以瑄充總兵,帥舟師海運,歲米百萬石。建百萬倉于直沽尹兒灣。城天津衛,籍兵萬人戍守。至是,令江南糧一由海運;一由淮入黃河至陽武,陸運至衛輝,仍由衛河入白河至通州。是為海陸兼運。

八年,以舊額漕運二百五十萬石,不足給國用,特令江、浙、湖廣三省各布、都官自行督運,共三百萬石有奇。

九年春二月己未,命工部尚書宋禮、都督周長開會通河。自濟寧至臨清,舊通舟楫。洪武中,河岸衝決,河道淤塞。故于陸路置八遞運所,每所用民丁三千,車二百輛,歲久民困其役。永樂初,屢有言開河便者,上重民力未許。至是,濟寧同知潘叔正言:「會通河道四百五十餘里,其淤塞者三之一。浚而通之,非惟山東之民免轉輸之勞,實國家無窮之利也。」乃命禮等往視。禮等極言疏浚之便,且言天氣和霽,宜及時用工。于是遣侍郎金純發山東、直隸、徐州民丁,及應天、鎮江等府民丁,併力開浚。民丁皆給糧犒賞,蠲他役及今年田租。命宋禮總督之。

河南河水屢歲為患。先是,遣工部侍郎張信往視。信訪得祥符縣魚王口至中灤下二十餘里,有舊黃河岸,與今河面平,浚而通之,俾循故道,則水勢可殺,遂繪圖以進。詔發河南民十萬,命興安伯徐亨、工部侍郎蔣廷瓚、金純相度開浚,併命禮兼督之。

六月,會通河成。以汶、泗為源,河水出寧陽縣,泗水出兗州,至濟寧而合。置天井閘以分其流,南流通于淮。而新開河則居其西,北流由新開河道東昌入臨清,計三百八十五里。自濟寧至臨清置十五閘,以時啟閉。又于寧陽築堽城壩遏汶水,盡入漕河。禮還京上言:「會通河源于汶、泗,夏秋霖潦泛溢,則馬常泊之流亦入焉。汶、泗合流,至濟寧分為二河:一入徐州,一入臨清。河流深淺,舟楫通塞,繫乎泊水之消長。泊水夏秋有餘,冬春不足,非經理河源,及引別水以益之,必有淺澀之患。今汶河上流,上自寧陽縣已築壩堰,使其水盡入新河。東平州之東境,有沙河一道,本汶河支流,至十里口通馬常泊。比年流沙淤塞河口,宜及時開濬。況沙河至十里口,故道具存,不必施工。河口當濬者僅三里,河身宜築堰者計百八十丈。」從之。

十年春正月,巡按山東御史許堪言:「去年衛河水溢,河岸倒塌。」命工部尚書宋禮相度措置。夏四月,尚書宋禮奏:「自衛河東北至舊黃河一十二里內,五里舊河有溝渠。五里係古路,二里係平地。今開河泄水以入舊黃河,則至海豐大沽河入海。」上命俟秋成為之。

九月,工部主事藺芳言:「中灤分導河流,使由故道北入于海。河南之民,免于昏墊,誠萬世之利。然緣河新築護岸掃座,用蒲繩泥草,不能經久。臣愚以為若用木編成大囤,若欄圈然,置之水中,以椿木釘之,中實以石,却以橫木貫于椿表,牢築堤土,則水可以殺,堤可以固,而河患息。」從之。尚書宋禮薦其才,擢為工部右侍郎。

十一月,浚鎮江京口、新港、甘露三港達于江。

十三年三月,罷海運糧。命平江伯陳瑄于湖廣、江西造平底淺船三千艘,以從河運,歲運三百餘萬石。初,漕運北京,舟至淮安,過壩渡淮,以達清河,輸輓甚艱。故老為瑄言:「淮安城西有管家湖,自河至淮河鴨陳口,僅二十里,與清河口相值。宜鑿河引湖水入淮,以通漕舟。」瑄從之。乃鑿清江浦,引水由管家湖入鴨陳口達淮。就管家湖築堤亙十里,以便引舟。置四閘,曰:移風、清江、福興、新莊,以時啟閉。浚儀真、瓜州通湖。鑿呂梁、百步二洪石,平水勢。開泰州白塔河,通大江。築高郵湖堤,堤內鑿渠,亙四十里。淮濱作常盈倉五十區,貯江南輸稅。徐州、濟寧、臨清、德州皆建倉,使轉輸。議以原坐太倉歲糧,蘇州并山東兗州,送濟寧倉;河南、山東送臨清倉,各交收。浙江并直隸衛分官軍于淮安,運至徐州;京衛官軍于徐州,運至德州;山東、河南官軍于德州,接運至通州。名為「支運」。年凡四次。河淺膠舟處,濱河置舍五百六十八所。舍置淺夫,俾導舟。其可行處,緣河堤鑿井樹木,以便行人。乃增置淺船三千餘艘,海運遂罷。凡漕渠在齊、魯間者,宋禮功為多。在江、淮間者,陳瑄功為多。

十四年,設淮安之清河、福興,徐州之沽頭、金溝,山東之谷亭、魯橋等閘,各置官。于是漕運始達通州。

宣宗宣德五年三月,陳瑄復言:「支運法軍民均勞甚善。但民病舍穡往還,不若益耗兌軍便。」帝是其議,改為「兌運法」。行之既久,耗亦納官,失初意矣。

七年,置呂梁漕渠石閘。初,陳瑄以呂梁上洪地險水急,漕舟難行,奏令民于舊洪西岸鑿渠深二尺,闊五丈有奇,夏秋有水,可以行舟。至是,復欲深鑿,置石閘三,時其啟閉以節水,庶幾往來無虞。事聞,命附近軍衛及山東布政司量發民夫工匠協成之。

憲宗成化四年,初,正統間,漕米入庾,始有銳。至是,帝詰銳米,戶部執曝揚之數。取米石,一其銳曝之,得九斗有六升,乃以升為耗。

巡撫江南邢宥修復運河壩閘。先是,正統初,巡撫周忱經理運道,武進奔牛、呂城設為壩閘,俾漕舟由京口出江,最稱便利。迨景泰間,壩閘漸頹,水道淤淺。有議從蔡涇、孟瀆出江者,因迫海洋,漕舟多覆溺。天順間,巡撫崔恭奏請從周忱故道,增置五閘。至是成之。

七年,罷瓜、淮兌運。并改四倉之支運者,俱令兌各附近水次。其瓜、淮者于原耗外,益以脚米。四倉故無耗者,准量給耗米。又復在軍運。尋復定兌運改兌之額:河、淮以南,以四百萬供京師;河、淮以北,八百萬供邊境。別貯額外米于臨、德,曰「預備米」,以備漕米之撥補也。先是,宣德間,定耗例,二米一他物,蓋倣洪武時附載土物之意,用以資君便民。至成化為改兌法,則悉從本色,聽軍易用,然多滯不便。

世宗嘉靖七年,通惠河成,糧運從河入,省輕齎銀一十一萬,詔給軍三之一,并令三歲後,量減加耗以寬民。初,弘治中,議定折耗銀曰輕齎,凡輕齎之銀官給之。大抵米以備遠涉及顯加之耗,銀以備傭僦鋪墊之用。要之,正米無缺而止。正外諸羨,盡歸旗卒,官無利焉。一時軍卒饒逸,漕運于斯為盛。亡何,漕撫李蕙請齎餘貯庫,聽來年缺者貸償之。上可其奏,著為令。嘉靖初,河漕總兵楊宏奏:「輕齎隨軍人,緩急有濟。若貯漕庫,非法也。」大學士費宏言:「衛軍終歲勤勞,給京軍幸有羨,宜與之。」詔皆給軍,軍歡然。久之,戶部言:「輕齎之費倉為甚,譬雀鼠之齧,蟣蝨之吮,雖禁不可止也。上曰禁革,下曰扣除,不如其已。請令運官備列倉費前規,聽官給領之。」而給軍遂革。至是,通惠河成,遂有是命。

八年,疏治清江浦復舊,乃由江入淮之道。

神宗萬曆七年,復築高堰。隆慶中,高堰廢,淮水壞民田。至是,議復築之。起新莊至越城,長一萬八百七十餘丈。堰成,淮水復由清口會黃河入海,而黃浦不復衝決。又以通濟閘逼近淮河,舊址坍損,改建于甘羅城北。仍改濬河口斜向西南,使黃水不得直射。因發折新莊閘,又改福興閘于壽州廠適中處所,其清江板閘照舊增修。又議修復五壩,惟信字壩久廢不用;智、禮二壩加築,仍舊車盤船只;仁、義二壩與清江閘相鄰,恐有衝浸,移築天妃閘內。復命官修揚州、高、寶運河,減水閘四座,加高閘石九座。自是,寶應諸河堤岸相接。

九年,于淮安府城南運河之旁,自窯灣楊家澗歷武家墩,開新河一道,長四十五里,曰永濟河。因置三閘,以避清江浦之險。

十一年,建清江浦外河石堤長二里,磯嘴七座。又建西橋石堤長九十八丈,以禦淮河之衝。又議淮由昭靈祠南黃河出口,歷羊山、內華山、梁山接境山,開河置閘,以避戚港之溜。

十二年,揚州高、寶運道石堤之東,傍堤開新河三十餘里,以避槐角樓一帶之險,曰弘濟河。

谷應泰曰:堯都冀方,九州通貢,水陸分道,舟車遞興。然皆方物筐篚,非秸秷粟米,負重致遠也。秦人輸粟入邊,十鍾而致一石,蓋難之矣。漢興,海陵之粟,號甲天下,而分封列侯,天子仰食,不過中原三輔。唐郡縣天下,關中運道,龍門險峻,舟桴罕入。歲值霖潦,車牛不給,天子至率百官就食東京。奉天告圍,蔓菁採食,韓滉粟至,脫巾歡呼。宋都汴京,運道四達,路置兌倉,號為轉運。此劉晏遺規,非豐、熙創法也。元建都北平,張萬戶以鹽盜出沒,習知海上險易,獻書海運,成山、直沽,無異安瀾。明初海運,猶致百萬。文皇遷鼎,屢勤宵旰。海漕並進,水陸互輸。漕制漸增,海運遂罷。安危之勢易明,內外之形易判也。
夫蜀道千年,蠶叢不啟;臨海咫尺,台、宕猶遺。自燕迄吳,徑四千里,踰江涉淮,天限之已。然而平江築堤,考自張吳;丹徒王氣,鑿由孫氏。黃池夫差之故跡,邗溝隋帝之遺規。假勾吳之霸烈,為聖主之驅除;藉荒王之游幸,啟千年之利涉。至于渡淮而北,昭陽、獨山,滕、薛瀕湖;洸、沂、汶、泗,魯郊多水。齊擅清濟,燕誇濁漳。直沽至海,潞水踰燕。古今人力,輸灌裁通。遠近地形,蓄瀦本盛。蓋東南舟楫,利盡人功;西北高平,險因天設。莫不枝延蔓引,自成萬里之形;璧合珠連,已見百川之赴。因而按圖求轍,度地施工。所以因山壘石,計日成城,依井求泉,終朝獲汲者也。稽其道里之略,京口設閘。而浙舟入江,謂之「浙漕」。高郵築堤,而江舟入淮,謂之「江漕」。入淮以後,謂之「出黃」。初鑿呂梁洪,舟河行者五百十餘里。繼開董家口,避河險者二百七十餘里。河行至此,謂之「入口」。南陽夏村,皆引諸湖。既達濟寧,而湖漕入濟,謂之「湖漕」。而進此皆會通河矣。由天井閘至臨清三百八十餘里,而濟漕入衛,謂之「出口」,而會通河盡矣。衛水順流,直抵天津,謂之「衛河」。衛漕入潞,潞水之流,謂之「白漕」,白漕既入,徑抵通州矣。
若夫江、淮以南,陳瑄功著;齊、魯以北,宋禮功多。潘季馴之鑿開董口,朱衡之廬居夏村。而天井一閘,南北之脊,地如建瓴。從老人白瑛之請,出七十二泉之水。南流達徐,北流達衛。觀其神功,此亦秦皇驅石,鞭跡猶存;大禹鑿山,掌形宛在。漕河之底績,古今之明德也與!
返回 《明史纪事本末》目录
基于维基文库声明的全部文字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维基百科声明原文)。全文转载自维基文库,部分内容有删减或者修改,以下是维基文库原文链接:明史紀事本末/卷24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wikisource.org)。全文不代表站长观点,站长仅是基于维基百科的分享精神,做内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