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长陵(明成祖朱棣的陵墓)
明长陵为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的陵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下。为明十三陵的第一陵,也是主陵。陵内安葬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长陵于永乐七年(1409年)开始修建,永乐十三年(1415年)完工。
概况
长陵的陵宫建筑是十三陵中保存最多也是最好的。其朝向南偏西9度,现存建筑有宝城、明楼、石五供、两柱牌楼门(棂星门)、祾恩殿、祾恩门、碑亭以及三进院落的宫墙和因墙而设的陵门、角门等。地宫未发掘,同时没有被盗墓记录。长陵目前对公众开放。
明长陵为永乐皇帝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是永乐皇帝建北京皇宫(故宫)的第三年(公元1409年)自建的“寿宫”。陵园规模宏大,用料严格考究,施工精细,工程浩繁,营建时日旷久,仅地下宫殿就历时四年。
陵区南起石牌坊,北倚天寿山主峰。四面环山,绿树丛丛。南面又有龙虎两山左右对峙,势如门户。当中奔流不息的山水自西向东而去,好似天然的护陵河。
营造历史
选址
明成祖在位时,以礼部尚书赵羾牵头,组建陵寝选址团队,有风水术士廖均卿、钦天监阴阳训术曾从政、知县王侃、给事中马文素、钦天监阴阳人刘玉渊、僧人吴永(又名“非幻和尚”,衢州府宝陀庵住持僧),以及游朝宗、王贤等。
除天寿山黄土山外,廖均卿等还曾赴京西潭柘寺、香山,以及京北怀柔洪罗山、昌平阳山茶湖岭等勘查,以供朱棣选取。
长陵所在地原名康家庄楼子营,北靠天寿山主峰,其址原名黄土山。
营建
明永乐七年(1409年)五月八日,朱棣下诏封黄土山为天寿山,赐廖均卿金剑、银锄,点定陵穴。朱棣派遣武安侯郑亨祭告兴工,武义伯王通率军民工匠动工营建。
朱棣曾在永乐八年九月亲临现场视察,永乐十一年正月,玄宫建成,皇后徐氏的棺椁从南京运抵正式安葬,并命名“长陵”。
使用
永乐十一年(1413年)二月,长陵玄宫落成,永乐五年(1407年)七月四日去世的仁孝文皇后移葬入陵。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明成祖朱棣崩逝于榆木川(今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伦县),享寿六十四岁。返京后归葬入陵。明成祖驾崩后,16位嫔妃殉葬,一同葬入长陵。
全文转载自维基百科,不代表站长观点,谨慎辨别参考,部分内容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