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楧(明朝肃王)
朱楧,生于1376年,卒于1420年,乃明朝首任肃王,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四子。因他擅长骑射,精通诗文,智勇双全,朱元璋对他寄予厚望,视其为大明西北的重要支柱。
1378年,朱楧初封汉王;1392年,改封肃王;次年便进驻平凉府(今甘肃平凉);至1395年,正式就藩甘州(今甘肃张掖),肩负起镇守边疆的重任。
与内陆藩王相比,朱楧手握实权,专责统辖陕西行都司甘州五卫的军事事务。洪武三十年(1397年)正月十二日,皇帝特别指派肃王朱楧督导军队进行屯田积粮,而军中重臣长兴侯耿炳文则随同协助,可见朱楧在军中地位很高。
而在政治立场上,朱楧展现出了极大的明智。
建文帝登基后,在处理藩王问题上的思路与他祖父朱元璋存在颠覆性差异。朱元璋采取的是“控要害,以分制海内”的策略,而建文帝,作为孙子辈继承大统,由于感到权位不稳固,因此上位后坚决主张削减藩王的权力。
在面对朝廷推行的削藩政策时,与燕王朱棣、宁王朱权等人的激烈反抗乃至密谋反叛形成鲜明对比,肃王朱楧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他积极配合并主动选择放弃藩地。建文元年(1399年),朱楧以甘肃兵变频发、甘州环境恶劣、江南官兵不服水土为由,主动请求内徙。
建文帝对此感到非常高兴,并有意将朱楧树立为典范。在批准了朱楧内徙的请求后,他立即派遣曹国公李景隆前往兰州,精心挑选府址,并按照仅次于皇家的“下天子一等”规格,为朱楧修筑了肃王府。
建文四年(1402年),南京城陷落后,他即刻采取行动,率先前往朝廷,向新登基的朱棣表达忠诚与拥护。此后的数年间,具体为永乐三年、九年、十五年及十七年,朱楧均保持频繁回京述职的习惯,持续巩固其忠诚形象。
朱楧在封地期间亦非无过。永乐六年(1408年),他因锤杀三名卫卒及收受哈密进贡马匹,导致长史与官属遭捕。尽管在政治立场上他展现出忠诚,但在封地治理上,朱楧亦表现出霸道与蛮横的一面。
总体来看,朝廷对朱楧的表现还是相当满意的。永乐十七年(1419年)十二月二十日,他去世,享年在位四十二年,寿命为四十四岁。他被赐予“庄”这一美谥,寓意着勇敢、威德与刚武,彰显了他的正面形象。
期待关注我的同名微信公众号【袁载誉读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