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常浩(明朝瑞王)

朱常浩,生于1591年,逝于1644年,系明神宗朱翊钧之第五子,与明光宗朱常洛为异母兄弟,其母为周端妃。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朱常浩获封为瑞王,其藩地定于汉中。然而,由于明末时期财政窘迫,他的婚姻大事直至二十五岁仍未被万历皇帝妥善安排,这令朱常浩深感不满,自觉遭受了忽视。

为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他日复一日地向户部索取银两以备婚资,最终累积金额高达十八万两。

尽管如此,朱常浩在得到这笔钱后仍旧心怀不满,抱怨所得之资甚至不足以购置冠服,总而言之,他始终觉得自己受到了极大的不公,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可能也正因如此,朱常浩对面子非常看重,他的瑞王府历经二十六年精心构筑而成,规模宏大、布局精妙。院落与院落之间紧密相连,楼台与亭阁错落有致,相互映衬,构成了汉中历史上最为壮观的府邸建筑。

天启七年(1627年),朱常浩正式踏上前往汉中就藩的旅程,其出行阵仗极为宏大。自湖北汉口启航,他乘坐的数十艘楼船装饰豪华,一艘紧随一艘逆流而上,蔚为壮观。沿途各地官员竞相前来恭迎与送别,场面既壮观又奢侈。

尽管朱常浩对财富有所追求,但他却拥有一个相对其他王爷来说,很不错的性格,那就是崇尚佛教且不近女色。在汉中期间,他相继修建了睡佛寺、洞宾庵、五云宫,并修复了城隍庙,展现了他对佛教文化的虔诚信仰。

崇祯七年(1634),当明朝国势岌岌可危之际,朱常浩也展现出了一定的守土责任心。根据他亲自给崇祯皇帝的上书记录,在军情紧迫之时,他并非一毛不拔,而是主动捐献了七千多两银子,用于犒赏军队和救济饥民。

除此之外,朱常浩还发挥了一定的安定民心的作用。当面对造反军队的侵犯,当地军官和士绅陷入绝望之际,他并未袖手旁观。相反,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积极寻求援军,不仅上书皇帝请求支援,还主动向蜀地的官军求援。与其他只顾自己逃命的王爷不同,朱常浩至少试图团结汉中的力量进行抵抗。

正因如此,当朱常浩逃亡到重庆时,许多陇西的士大夫选择携带家眷跟随他。崇祯十七年,张献忠攻占了重庆,朱常浩被捕并惨遭杀害时,也有从死者甚众的记载,可见朱常浩在汉中时的作为也是赢得了一部分人的信任。朱常浩并非那种完全令人厌恶的明朝王爷,相反,在明朝的王爷中,他属于相对品质端正、有一定威望的那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