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鳞册(中国古代土地登记簿册)
鱼鳞册,又称鱼鳞图册、鱼鳞图、鱼鳞图籍、鱼鳞簿、丈量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土地登记簿册,将房屋、山林、池塘、田地按照次序排列连接地绘制,表明相应的名称,是民间田地之总册。由于田图状似鱼鳞,因以为名。
鱼鳞图册目的是为了扶贫抑富,重订赋役,设黄册登记壮丁与田苗,又照度量田苗之图,分区为册,状如鱼鳞,称鱼鳞册,田苗买卖均随时登记,防止地主漏税。
鱼鳞册由来
鱼鳞图册的名称由来,梁方仲整理三种说法,且三说并行不悖,列举如下:
比次若鱼鳞而得称,如《武进县志》载:“田地以坵相挨,如鱼鳞之相比。”又如《学庵类稿》载:“以其比次若鱼鳞然而名也。”
所绘形状若鱼鳞而得称,如《实录》载:“以图所绘,状若鱼鳞然,故号鱼鳞图册。”
为排列先后才变动而得称,见《靖江县志》载:“田有涨坝,时多时寡,不逾年而辄易。……故他邑册称铁板,靖册独称鱼鳞,参时势而先后次之,非一成不易之则也。”又如元人王祎尝言:“其以田之图相次而疏其号……曰流水,亦曰鱼鳞。”由于军册中亦有鱼鳞之称,《会典》略云:“次年该造格眼军册、除有见在编军鱼鳞、类姓等册查算外……”更加强了鱼鳞为活册之义。
鱼鳞册历史
南宋时已有鱼鳞册之名,绍熙元年(1190年)漳州等地即开始编制这种图册,婺州等地区曾经编造。至明初,明朝洪武年间下令各个州县编造,朱元璋派遣周铸等一百六十四人往浙西核实田亩,在松江编制鱼鳞册。洪武二十年全国完成编制,以里为单位,一百一十户为里。《明史·食货志二》说:“定赋役法,一以黄册为准,册有丁有田,丁有役,田有租”。“鱼鳞册为经,土田之讼质焉,黄册为纬,赋役之法定焉”。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田制三》:“鱼鳞册字号,一号以一亩准之,不得赘以奇零。如数亩而同一区者,不妨数号;一亩而分数区者,不妨一号。”
明末鱼鳞册已无法真实反映土地现状,沦为形式。《武清县志》载正德、嘉靖时,当地鱼鳞册因“胥吏恶之,毁弃殆尽”,还有“抢而鬻之市者”,可见鱼鳞册之沦落。清朝顺治四年(1647年)和康熙二年(1663年)重新编造、补造鱼鳞图册。咸丰八年五月,胡林翼任湖北巡抚称:“湖北屡经丧乱,鳞册无存,不得不凭总书、册书、里书之颠倒影射。”[3]直至光绪末年,仍然有造册的记录。
近人缪启愉在《武昌田赋之研究》中认为湖北并无鱼鳞图册:“考鱼鳞册仿自南宋州县,间有攒造,未尝遍行。洪武中始励行之。但史书仅明言南畿及浙江成册,未闻他处。万历时虽曾遍造,鄂省曾否完成,恐成问题。盖鱼鳞图之特点在积度弓亩,地次字号。畿浙及湖北同罹洪祸之变,而前者亩号独多并存,后者独并缺之,岂其时未尝图田编册乎?此余疑鄂省前无鱼鳞图者一。再就武昌市底册观之,签条原叠三数分,其册非口可知,但亦不载亩分地号,岂尚有其他底册乎?籍曰有之,若辈又何能十百年独秘亩号,不使阅邑人知?此余疑武昌前无鱼鳞册者又一”
后世评价
鱼鳞图册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建立的一种土地赋税管理办法。它的科学性一定程度上帮助统治者了解了地权归属并有效规划了国土,是自然社会资源管理的重大进步。
全文转载自维基百科,部分内容有删减